首页 > 动态 > 正文

上了年纪,每天走4000步和8000步有啥区别?十年研究揭开真相

常言道,生命在于运动。这也就是说经常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健康。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,很多年轻人和中老年人都开始迈出自己运动的步伐。

长跑、爬山、跳绳等多种运动形式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。甚至有些人群在这些运动中“挑花了眼”,不知道到底哪一种运动才真正适合自己。

其实早 在1992年,世界卫生组织就指出,走路是全球最好的运动之一,这种运动操作起来比较简单,不需要任何器材,也不受到时间的限制。 因此,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年龄阶段都可以将走路作为自己的运动方式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那么,每一天走多少步有影响吗?4000步和8000步到底有什么区别呢?

一、每天走4000步和8000步的人会有什么区别吗?

得知走路是一种较佳的运动方式之后,很多运动者会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:每一天走多少步对身体有影响吗?走的多或者少,会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吗?

关于这一点,此前一项由美国研究者进行,并 发表在《JAMA》上的研究指出,增加每一天的步数和全因死亡风险降低有关。

此项研究 共涉及了4840位40岁以上的参与者 ,之后,研究人员为他们佩戴了 可以监测并记录步数的电子监测装置, 与此同时,这种设备会通过参与者的踏频来分析他们的步行强度。

经过 为期10年 的跟踪调查,数据显示,这些参与者每一天的步数平均为9124。在此期间,一共有1165位参与者死亡,其中406位因心血管疾病死亡,283位因癌症死亡。

之后,研究人员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归纳、分析,结果发现:

每日步行数少于 4000 的共有655人,在研究期间,其中有419人死亡,死亡率为每年 76.7/1000;

每日步行数处于4000 ~7999的参与者有1727人,在此研究期间,有488人死亡,死亡率为每年 21.4/1000;

每日步行数在8000 ~11999之间的参与者共有1539人,在此期间,有176人死亡,死亡率为每年 6.9/1000;

每日步行数高于12000的参与者有919人,在此期间,有82人死亡,每年死亡率只有4.8/1000。

针对这一研究结果,研究人员进行了进一步分析,结果显示,和 每天步行4000的参与者相比,每天步行8000可以将全因死亡的概率降低51%,另外,每天步行12000步,可以将这种概率降低65%。

与此同时,研究人员将参与者的步行强度进行了分析,结果发现,排除步数对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,步行的强度和全因死亡风险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。

由此项研究可以看出, 每一天走路的步数对全因死亡风险有影响。

那么,这是否意味着走的越多越好呢?

事实并非如此,由研究结果统计图表的坡度可以看出, 每日走路的步数不低于4000,全因死亡的概率降低较多 ;当每日步数不低于8000时,全因死亡的概率降低更多;

然而,每日步数达到12000~16000之后,全因死亡风险下降最多,且逐渐达到了峰值。

这也就是说, 如果为了降低全因死亡风险而走路,那每一天走8000~12000步,就足够了,并不需要盲目追求步数。 这样一来反倒会增加膝关节的摩擦力,进而加快关节和骨骼衰老,不利于健康。

尤其是对于 老年人 而言, 体内的钙逐渐开始流失 ,在这种情况下,很容易导致 骨质疏松 ,而长时间行走会增加其膝盖负担,进而加重膝关节不适。

有研究指出,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人,将每一天的步数控制在6000~8000之间是最好的,此时身体微微出汗,才能保证第二天身体不会感到过度疲劳。

只从上述研究的统计图表坡度分析得出,降低全因死亡风险的最佳步数可能缺乏一定的说服力,那么,看看下面这项研究是怎么说的吧!

二、想痴呆、全因、癌症死亡风险最低,这个步数就够啦!

前文提到,走路是一种不错的运动方式,而且,每日步数的增加和全因死亡风险显著降低有关。不过,这并不是说每日步数越多越好。

另一项发表在《JAMA》上的研究指出,每天步行10000步,可以显著降低痴呆、全因死亡等风险。

此项研究涉及了 7.8万人 ,研究者对他们进行了 长达7年 的跟踪调查。在研究开始之前,参与者们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佩戴上了可以 记录身体活动水平的计步器。

研究结束之后,研究人员对参与者每天步数/步速和疾病风险的剂量-反应关系,进行了分析,结果发现, 每天的步数和全因痴呆风险之间呈曲线相关的关系。

即 每天步数达到3826步时,参与者患全因老年痴呆的概率降低了25%;当每天步数达到9826时,全因痴呆的风险降到最低,比不锻炼者降低了51%左右。

另外,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证实了 ,每天步数每增加2000,研究对象的全因、癌症、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分别会下降8%、11%、10%; 当每天步数达到10000步时,以上因素导致的死亡风险大概降低了50%。

这也就是说, 想要将以上死亡风险降到最低的话,每天走10000步就可以了。 不过仍然要提示的是,上了年纪之后,要注意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每一天的步数。

由此可知,可以通过每一天的走路运动,来 加快全身的血液循环,并增加心肺功能、延缓血管衰老, 进而降低死亡以及老年痴呆风险,延长寿命。

那么,除了步数,走路时的哪些因素还有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呢?

三、上了年纪,走路快点好还是慢点好?

常言道,饭后百步走,活到九十九!这也就是说,走路和长寿有着密切的关系。 前文也提到,每天走10000步左右,有利于延长寿命。

那么,步行速度和寿命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?

英国发表在《Nature Communications Biology》上的一项研究表明,步行速度越快,到了中年之后,生物学年龄将年轻16岁。

该研究的研究人员通过腕带计速器,共收集了 40多万人 的基因遗传数据和步行速度。之后根据参与者的步行速度,将他们分为3组:

步行速度较快组,步行速度大于4mi(英里)/小时(6.4km左右),占总人数的41.1%;

步行速度居中组,步行速度3~4mi/小时(4.8~6.4km左右),占总人数的52.3%;

步行速度较慢组,步行速度低于3mi/小时(4.8km左右),占总人数的6.6%。

研究人员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, 步行速度越快,寿命就越长。

为了进一步研究其中的机制,研究人员使用 “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” ,得出结论,相较于慢速组,快速组的白细胞端粒长度(LTL)增加了0.384,即慢速组和快速组之间的LTL差异,相当于相差16岁!

这一结果证实了步行速度和寿命之间的因果关系,即 步行速度越快,端粒就会越长,在这种情况下,人更容易长寿。

那为什么端粒越长寿命就会越长呢?

从生物学的角度讲, 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-蛋白质复合体,这种物质可以对染色体末端形成一种保护,进而使其不被降解或者损伤。

而且,随着年龄的增长,细胞分裂的次数会有所增加,在这种情况下,端粒会逐渐缩短。然而, 端粒的长短一直以来都被认为和人类的衰老有着密切的联系,是人类衰老的重要生物标志物。

由此研究可以看出, 不但要走路,还要尽量快步走,这样才更有利于延长寿命。 不过,这也并不是说走得越快就越好。

推荐步行速度标准为: 步速>0.8米/秒。 健康成年人的步行速度为每秒钟1.3~1.4米左右;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,肌肉有所流失,很容易出现乏力的情况,故步行速度一般为0.8米/秒左右。

另外,如果老年人的步行速度低于0.6米/秒,就算是“走得慢”;若 老年人的步行速度高于1米/秒,就算得上是“走得快”。

此外,步行速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根据自身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来确定才是最合适的。一旦在走路的过程中出现身体不适,要立即停止,并在后期调整步行的速度和量。

关键词:


您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每日音箱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浙ICP备2022016517号-15   联系邮箱:5 146 761 13 @qq.com